一个局长因为网站长期不更新,被立案审查了。
日前,海南儋州市纪委的通报——因网站首页面长期未更新,儋州市商务局局长董海峰被立案审查。
话说之前此类事件问责力度的是政府秘书长被约谈。要说因僵尸网站被纪委通报,一把手被市委立案审查,儋州市商务局可是全国了。
多次被通报
通报内容是:
2016年11月2日,儋州市商务局网因存在“首页面长期未更新”的突出问题,被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通报为不合格政府网站,为海南省被抽查到的不合格网站,造成极坏影响。
董海峰作为市商务局主要负责人负有重要领导责任,其行为已违反工作纪律。2016年12月6日,儋州市委决定对董海峰的违纪行为予以立案审查。
这个网站被通报,不是。
被通报为不合格网站,是去年海南第二次政府网站普查时。
(次被通报)
第二次被通报为不合格网站,是在国办公开办去年11月17日第三次全国政府网站抽查情况的通报上,当时同时公布的有全国111家问题网站名单,涉及问题包括首页面长时间未更新、多个栏目为空白、站点长期无法访问等。对海南“儋州市商务局”网站问题的通报内容为首页面长时间未更新。

(第二次被通报)
第三次被通报,是在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开展2016年第三次政府网站普查,通报显示,部分问题网站整改不彻底,其中就包括儋州市商务局网站。
(第三次被通报)
依据
《案件检查工作条例》第16条规定:
对检举、控告以及发现的党员或党组织的违纪问题,经初步核实,确有违纪事实,并需要追究党纪责任的,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立案手续。
换句话说,
党员和党组织存在违纪事实,是纪委立案的前提条件;需要对违纪者追究党纪责任是纪委立案的法规条件,缺一不可。
董海峰是否违纪?
据了解,海南各地市纪委对“不干事、不担事”典型问题的通报早在几年前就有。《海南省“庸懒散奢贪”行为问责办法(试行)》规定:
对应公开的信息不及时公开,应受理的事项不及时受理,应告知的事项不一次性告知,推诿扯皮,敷衍塞责,办事拖拉,应当问责。
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第35条规定,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由监察机关、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;情节严重的,对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;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其中包括“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”和“不及时更新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、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”。
问责背后
儋州市商务局的原网站已被关停,相关内容迁移到儋州市政府的儋州市商务局信息公开专栏中。

在被国办公开办通报后,信息公开专栏于今年1月17日发布了《儋州市商务局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结》,其中显示,2016年该局重新调整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,由党组书记董海峰局长任组长,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,并指定了局两位同志专们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。
工作总结显示,行政“一把手”作为政务公开的责任人,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,相关科室(队)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,责任层层落实。
据新京报报道,董海峰被处以行政记过及党内警告处分。海南省办公厅信息公开处处长王正杰透露,国务院办公厅通报后:
海南省办公厅把通报呈给海南省省长刘赐贵,
省长批示要严肃处理。
省政府秘书长陆志远也批示,要求实施责任追究制度,
争取海南省的政府网站不再被国办通报。
批示被转给了儋州市,儋州市委、市政府看到省长和秘书长的批示后,对此事非常重视,作出了相应处理
说说其他地方。
据了解,湖北对不合格网站问责力度较大,该省对抽查合格率低于50%的市州,约谈相关政府秘书长。
目前,全国84%的省(区、市)建立了问题网站问责机制,对不合格网站严肃追责,督促整改。
吉林省对问题网站责任单位和人员予以点名通报、取消年度评优资格、调离工作岗位、免职等处理。
安徽、湖南、海南等省主动向社会公开了政府网站季度抽查结果,全面曝光“带病”运行的政府网站。
91%的省(区、市)对政府网站进行了考核,其中,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山东、广西、贵州、甘肃、宁夏将政府网站管理纳入政府年终绩效考核。税务总局、质检总局将政府网站管理纳入全局绩效考核。
一个合格的群众满意的政府网站,最少要具备哪些基本功能?
国办今年准备出台政府网站发展指引,会进一步明确政府网站功能定位、栏目设置、内容保障等,把政府网站必须有的功能和栏目、需要公开哪些信息等列出来,但也不会一刀切、千网一面。
(原载2017-02-08 北京青年报-政知道 ,撰文:陈相利 编辑:孟亚旭)
下半部分的内容,用单独的框或者花边放一个单独的区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