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尔滨加快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,循“数”管理,冰城开启加速模式

时间:2016-07-04


 



 
     2011年,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发布报告阐述:大数据,将成为全世界下一个创新、竞争和生产率提高的前沿。抢占这个前沿,无异于抢占下一个时代的“石油”和“金矿”。
     作为云计算创新服务试点城市,哈尔滨从2012年就开始抢搭大数据产业快车,先后吸引国内10余家知名企业落户,建设云数据中心。日前,哈尔滨市政府组织召开大数据产业发展座谈会,与会专家、企业界人士与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现场互动,并达成共识——在平台布局的基础上,哈尔滨启动加速度模式,推动以应用为导向的大数据产业发展,让大数据更多地服务于城市管理、产业建设、民生改善。
     黄金纬度凝结“哈尔滨云”
     北纬40度~50度,是IBM、亚马逊、Google、微软等IT界领军企业云计算中心集结的区域,这个“黄金纬度”范围被公认是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最适宜的区域。哈尔滨,恰好位于此范围内:年平均气温3.5℃,可大幅度降低云计算中心散热降温成本;哈尔滨远离地震带、没有台风等自然灾害、区域安全性良好等特点,也能够保障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。
     有契机更要抓住先机。2012年,《哈尔滨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》出台;2014年,哈尔滨成为云计算创新服务试点城市。
     战略选择的背后,哈尔滨动作连连。
     国内10余家知名企业先后落户哈尔滨,建设云数据中心。国裕、浪潮、曙光、亿林等4个云数据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。目前,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、香港名气通等云数据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,预计将于2018年前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营。
     大数据应用与产业深度融合
     大数据能够衍生很多产品和服务,只有充分挖掘大数据商业价值和服务功能,让更多资源进入市场、服务产业,才能真正让大数据发挥更大威力。
     “离开实体经济和产业的大数据,都是飘在天上的云。”大数据只有形成应用解决实际产业问题、作为新型生产资料参与到生产活动中自动配置资源,才是有价值的。企业界人士认为,哈尔滨的产业基础为大数据资源的产生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。
     实现数据交易安全流通
     大数据有了,如何盘活?
     专家认为,数据交易是当前制约哈尔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。目前哈尔滨的大数据没有流动起来,在企业内部或者政府各部门内部形成孤岛式的、独立的数据,没有发挥大数据的更大作用。另外,缺少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,没有形成从采集、挖掘、      分析到应用的全产业链。
     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
     充分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,哈尔滨正在拟定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政策,全面整合掌握在政府部门的数据信息资源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、完善工作推进机制……已经一一摆上日程。
     借力大数据,哈尔滨实现“两化”深度融合,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,曙光初绽,远景可期。
         (文/原载哈尔滨市发改委官方网站编辑时有删减)